close

休閒與觀光景觀

Q1:何為觀光與其歷史(簡答)

Q2:觀光與環境的關係(申論)

Q3:觀光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簡答+舉例)

觀光

「觀光客」V.S.「旅遊者」

  觀光客(tourist):利用組織化與套裝行程進行旅遊。

  旅遊者(traveler):此詞源自法文「travail」,意指工作、麻煩、痛苦。

                    因此,traval是在費力的情境之下。

  (朝聖 旅遊者(EX:麥加朝聖)

  (旅遊開始的目的:宗教、教育、健康)

「觀光」的定義

  ‧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1991):「觀光(tourism)

    包含人們到一個非自己居住生活的地點,進行未達一年的休閒、商業及其他

    目的的活動。」

  (觀光是 地方/區域/鄉村 的商品化 ; 觀光是非日常活動。)

觀光的歷史~古羅馬時期

‧羅馬人渴望逃離羅馬夏天的酷熱,遂往海邊、山邊旅遊。(地中海氣候-夏乾

  冬雨)

  ‧發達的交通設施促進羅馬帝國長途的旅遊發展。(西至英國,東至敘利亞)

  ‧在羅馬時期,觀光已階級化

    Holloway(1998):

    Naples(那不勒斯)吸引退休人士與知識分子,Cumae(庫邁)變成時髦人士

      的休閒去處,Puteoli(波佐利)吸引多數的穩重觀光客,Baiae(拜亞)同時

      擁有spa城和海邊休閒,吸引低階觀光客,並以吵雜、爛醉如泥、徹夜高

      歌而聞名。」

觀光的歷史~中世紀時期(黑暗時期)

  ‧旅遊不易

  ‧旅遊動機

1.貿易需求(如:羊毛)

     2.宗教需求

觀光的歷史~17到19世紀初

  歐陸大旅遊(Grand Tour) 觀光史最輝煌的時期之一

  1. 1.  重新發現古文明,(英、德、法)年輕貴族到歐陸完成教育。
  2. 2.  旅行時間從數月~8年之久,平均持續3年。

  ‧歐陸大旅遊(Grand Tour)私人教師

    亞當斯密

觀光的歷史~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更著重時間觀念,勞動力以工業生產線為準。

    (工業革命前~農業社會,勞動力以季節為準)

  ‧工業革命~工作與休閒產生時空分化

    (工業革命前~農業社會,工業與休閒在同一空間)

觀光業日益發展的助力

  1.交通科技的進步

  2.資訊科技的發達

  3.旅行社的出現

1.交通科技的進步

  ‧19世紀以前,旅遊大力仰賴馬匹馬車(倫敦~愛丁堡(640KM)需10天)

  ‧19世紀,鼓勵大眾參與觀光的主要科技進步為鐵路客輪

  ‧20世紀,汽車普及(Carl Benz發明三輪賓士汽車)

(賓士三條槓的意義:(1) on the land

                  (2) on the water

                  (3) in the air   ) 

  ‧1950年,噴射引擎客機發明

2.資訊科技的發達

  ‧1990年吃初期,電腦科技在已開發國家人們的生活中,已扮演重要角色。

    (第一代電腦ENIAC為國防軍事用途~現今人手一台的小筆電與平板)

  ‧其他多媒體的進步~攝影、電影、衛星、無線電視。

3.旅行社的出現

  ‧19世紀,旅行社出現

    

旅行社鼻祖

Thomas Cook(湯馬斯‧庫克)

Lunn Poly(倫恩‧波利)

American Express (美國運輸公司)

  Thomas Cook(湯馬斯‧庫克) (大眾旅遊的先鋒)

    1841年,Thomas Cook為Midland Temperance Association(禁酒教會)的

    570位成員,規劃第一個往返Leicester與Loughborough的付費旅行。

    (創立旅行社、旅遊手冊、導覽 ; 萬國博覽會帶動刺激國民旅遊思想)

  ‧Lunn Poly(倫恩‧波利)

    19世紀末,Henry Lunn 為對冬季活動有興趣的英國人,組團到阿爾卑斯山

    旅遊。

  ‧American Express(美國運輸公司)

    開始提供美國人鐵路訂票、飯店預訂服務。(創辦旅行支票)

大眾觀光

  ‧大眾參與觀光有兩個明顯的時期

    1.第1波(19世紀~20世紀初)

      因國民所得增加、鐵路發達,國內觀光(domestic tourism)盛行。

      (海邊觀光,EX:英國黑池(Blackpool) )

    2.1930經濟衰退~WWII觀光不發達

    3.第2波(World War II以後)

      開啟國際觀光的風潮,大眾國際觀光始於1950年代,數以千計的英國

光客至西班牙(摩爾人),最後形成西部地中海海岸線的觀光發展。

(數以千計的英國觀光客至西班牙旅行的因素:

  1. 1.  英國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增加
  2. 2.  英國旅行社以便宜套裝行程宣傳西班牙景點
  3. 3.  西班牙總理Franco鼓勵觀光發展(支持其政權)
  4. 4.  戰後剩餘軍用飛機轉為民生觀光用的廉價旅行工具,戰爭飛行員成為機師)

1950年~2500萬人

1980年~2億7000萬人

1988年~6億人

2020年 預估為16億200萬人

  ‧省思~國際觀光的區域涉及「中心與邊陲」

    Gunder Frank:

    全球低度開發國家(比喻為南方),對於歐美已開發國家(比喻為北方)的依

    賴。

    EX: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高度依賴國際組織的觀光投資(喜來登

       Sheraton、希爾頓Hilton集團)

  ‧省思~政策自由與經濟發展影響一國的國際觀光發展

    EX1:中國~解放後逐漸重視旅遊業(鄧小平:「旅遊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

        出地搞,加快地搞」)

        1980年代開放國際觀光,注重旅遊飯店的投資、旅遊度假區的開發

    EX2:東歐~1989年東歐鐵幕垮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是東歐鐵幕國家中最

        先開放的國家之一

  ‧21世紀的國際觀光,已擴散到多元的觀光地與環境

    Poon(1993):「觀光客需求為體驗新文化、實質環境與活動」

世界觀光組織UNWTO

   是非政府性的國際觀光旅遊專門組織,取代原先的國際聯合官方觀光宣傳組織(International Union of Official Tourist Propagaanda Organizations)

,其於1946年正式成立「國際官方觀光組織會議」(International Union of Official Travel Assembly),總部先後於倫敦及日內瓦設立。

   1970年9月27日正式改名為「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於西班牙馬德里成立總部,而這天也被命名為世界觀光日。

   UNWTO在全球觀光發展中扮演主要的決定性角色,致力於推廣責任性、永續性及全球可及性的觀光發展,尤其是對於開發中國家,此外也鼓勵執行觀光的倫理規範,確保其會員國、觀光目的地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產生正面影響。

   UNWTO會員遍布全球154個國家及超過400個贊助會員(包括私部門、教育機構和觀光組織等),共有154個正會員、7個副會員,在全球觀光發展中扮演主要的決定性角色。

   UNWTO志於達成下列目標:

(一)促進和擴展觀光(國際與國內)對世界和平、瞭解、健康及繁榮的貢獻。

(二)幫助人們在從事旅遊活動時,能有接觸教育和文化層面的管道。

(三)藉由提供世界上低度發展地區吸引外來觀光客所需的設施及推廣活動,以提高此地區的生活水準。

(四)改善鄉村居民的環境。

觀光與環境

「環境」的意義

‧Allaby(1994)界定「環境」:

 「外在的自然與生物情境。環境除了有令人熟知的特性,如:泥土、氣候與食物

   供給之外,尚包含社會、文化與人類經濟與政治......等層面。」

‧Collin(1995)界定「環境」:

  「有機物的生存環境,它可能是一個地理區域,一種特定氣候狀態,有機物周

    遭的汙染物或嗓音。

    人的環境包括人類所生活的國家、地區、城鎮、房屋或房間;寄生物的環境

    包括宿主;植物的環境則包括特定海拔的土壤類型。」

‧南北極發現DDT、鉛、硫酸鹽(Collin→環境倫理→全球化問題)

景觀知覺的變遷

‧「荒野」景觀

  1.採集、游牧、狩獵社會的時代~荒野與自然環境無區別。

2.農業革命、定居社會的時代~荒野的概念開始發展。

    ‧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馴化(domestication),動、植物最初的馴化,可

      追溯到西元1萬年。

    ‧何為馴化?將野生動物、植物的自然繁育改變為人為控制下的繁育過程。

      (野生植物→作物)

   3.18世紀以前~畏懼荒野

     ‧英國蘇格蘭高地(Scottish Highland)被視為是不適合參觀的荒野。

     ‧畏懼荒野~阿爾卑斯山(為怕侵犯山上聖靈,馬車需拉下簾子)

     ‧畏懼荒野(海灘)~Daniel Defoe(1719)《魯賓遜漂流記》,小說描述海難   

       倖存者魯濱遜於荒野的熱帶小島上度過28年的故事。

       (島嶼~荒涼被遺棄的環境)

     ‧畏懼荒野(海灘)~歐洲探險家對「新世界」的看法,海灘是與外國文化、

      潛在戰場起始接觸之地。

      Lencek與Bosker:

      「根據Columbus、Cortes、Cook與Bougainville的探險,他們是焦慮的

        航行至無人島。即使是尚處探險家們,歐洲人看到異族的第一眼均感到

        全然陌生。在海灘,生死取決於種族與文化。」

    ‧畏懼荒野(海灘)~危險

      1774年6月庫克船長為首位發現紐埃(位於太平洋中南部的一個島國,距離紐西

       蘭北部有2,400千米,其西為東加、以北是薩摩亞,以東則是紐西蘭的庫克群島。)

      西方航海家,他雖然多次嘗試登岸,但均被島民阻止,故庫克將該島命名

      為「野人島」(Savage Island)。

      1799年2月14日庫克船長於夏威夷島西海岸的凱阿拉凱誇(Kealakekua

Bay)和島上原住民衝突。

  4.18世紀中葉~「歐陸大旅遊」、「上帝造海,荷蘭造陸」

    ‧「歐陸大旅遊」~年輕貴族遊覽歐陸,例如:參觀歐洲低地國家。

      (上帝造海,荷蘭造陸、圩田景觀)

  5.18世紀中葉以後~「浪漫主義」的觀點看待大自然

    ‧人們以「浪漫主義」的觀點來檢視「荒野」景觀,即主張未開發的空間頗

      具價值,偏好自然得原始力量與精神意義。

    ‧Jhon Urry(1990)主張荒野景觀轉而受到人們重視,與「浪漫運動」的發

      展相關。

 ‧浪漫主義(Romanticism)(工業革命(都市化)、法國大革命影響)

   ‧「浪漫」一詞源自中世紀傳奇「The Romance」~中世紀文學,頌揚英雄的詩

    賦風格。

   ‧浪漫主義是一種盛行於19世紀的文藝風潮,最初於18世紀下半葉於文學

     領域發起。

   ‧《劍橋百科全書》定義「浪漫主義」:「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曾影響人類

     思想和感受的一個大文藝思潮。文藝復興把人提升為衡量宇宙的主體。浪

     漫主義把個人置於所在世界的中心

     這場運動部分是因唯我論者貝克萊和懷疑論者休謨至康德強調心靈的活潑

     躍動而引發,但卻是那些富於想像力的作家有效地強調並解放主觀意識的

     權威性。」

  受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影響,人權觀念深植民心,不滿理性與規範,嚮往自由

  回歸自然、迷戀中世紀的價值觀。

  強調個人情感的表現。

     (浪漫主義特性:追尋源頭

     (1)主觀性  (2)回到中古世紀,回歸傳統  (3)回歸大自然)

  ‧ 異國風情,回歸自然~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oix)1832年赴北非。

  個人情感的表現~

(1)Casper David Friendrich(1819)兩個看月亮的男人(Two Men

 Contemplating the Moon)(被希特勒拿來宣傳)

 (2)Casper David Friendrich(1824)冰海 「這是一幅描繪大自然戰勝人類

 野心的不朽巨作,呈現浪漫悲觀主義的精隨。」

  浪漫主義(Romanticism)音樂、文學、藝術為一體。

(1)  Eugene Delacrooix

(2)  Casper David Friendrich

(3)  Frederic Chopin(菲特烈)

(4)  William Wordsworth(華爾華茲)

(5)  盧梭

  ‧華茲華斯(1807)《The Daffodils》(黃水仙)→湖區→保留湖區自然風光。

    I wander’d lonely as a cloud

    (我如雲般獨自遊蕩)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飄過溪谷和山嶺)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 of golden daffodils;

    (我驀然瞥見滿山遍野的金黃水仙)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在湖邊、在林下)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在微風中搖曳)

  ‧Jhon Urry(1990)主張荒野景觀轉而受到人們重視,與「浪漫運動」的發

    展相關。

‧拜訪「未被開發」的景觀可獲得感動、快樂、自由、美感。

‧浪漫主義引導人們去欣賞山脈海岸之美。

‧旅遊業將原始景觀視為觀光吸引力,並進行宣傳。

  例如:Thomas Cook與Henry Poly旅行社的行程安排。

       (1)1904年Thomas Cook的愛爾蘭套裝行程

       (2)1908年的套裝行程~英屬東非地區探險(烏干達:英國殖民地、原始後

          殖民主義國家

          EX:非洲豪華狩獵旅遊

          ‧針對英國的上流社會客群

          ‧觀光業的旅遊宣傳~安全、舒適、簡單

          (‧違反觀光倫理:(1)原住民喪失其主體性

                          (2)動物倫理(藍馬羚、斑驢的滅亡))

                             (斑驢,又稱擬斑馬,是第一隻人類獲得DNA          

                              仍滅絕的動物。)

觀光類型(依目的來區分)

‧運動觀光

  定義:以滿足人們嗜好的觀光活動。

  EX:狩獵、爬山、潛水

‧觀光業的旅遊宣傳~古里巴斯共和國(Kiribati)

(1)珊瑚、棕櫚、白沙、藍海

(2)第一個迎接千禧年的地方

(3)滅島危機

                  〈歐洲最後的淨土〉~亞速爾群島

                   這是一個美麗尚未消失的地方。

                   自然與人類和睦相處,和平未受破壞。

                   你仍然可在此看見鯨魚在牠們天然的棲地中自在遨遊。

                   地熱適合烹調出精緻與高雅的食物。

                   傳說中大西洋安詳的律動尚存,高地亦有常青樹的軌跡。

‧根據實證研究,「未受汙染」的環境仍是吸引觀光客的要因。

‧觀光~

  →消費的一種形式

  →提供陌生環境的消費體驗

環境與觀光的關係演變

‧1960年代末期,追求經濟發展導致環境惡化的事件頻傳,故環境議題受到重

  視。

  →著名汙染事件:1976年賴比瑞亞籍油輪「托里‧堪恩號」(Torrey Canyon)

    於英國海岸附近洩漏12噸原油。(聯合國海事組織立了「防止船舶汙染」國

    際公約。)

  →美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al Carson)(1962)《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揭露甚具危險性的12種殺蟲劑與除草劑,其中包含著名的DDT

    (‧1944年DDT抑制那不勒斯斑疹傷寒的流行

     ‧1958年DDT抑制病媒蚊

     ‧DDT農藥~「化學奇蹟」(wonder-chemical)

     ‧「空降貓」(Parachuting Cats)~

       1950年代,WHO於馬來西亞沙撈越執行DDT除瘧計畫,導致貓消失,為

       防治鼠疫,WHO空降貓。)

‧1960年代

  →大眾參與國際觀光

  西地中海地區開發觀光業(西班牙 馬約卡島)

  →觀光發展少考量環境關懷

    ‧觀光發展少考量環境關懷~1960年代,遊客增加,卻衝擊觀光環境

      Mishan(1969):

      「曾經是寧靜可愛的小鎮,如Andorra與Biarritz充斥新飯店、灰塵與

        吵雜的交通。希臘的小島已變成分布於愛琴海的露天游泳池。Delphi

        充斥著光彩奪目的新飯店。在義大利真正擁有身分地位的人士,必須對

        原本只出現在羅馬的滿天垃圾,延伸至原野的暴行負責,因每年觀光客

        的湧入,以改變原先馳名的觀光景點,如Rapallo、Capri、Alassio

        與其他地區,在戰前是如此迷人,而現在卻演變成如此平凡庸俗的島嶼。」

‧1970年代

  →學界意識到觀光並非「無煙囪產業」。

  →大眾觀光擴展至東地中海地區

‧1980年代

  →觀光蓬勃發展,在空間上擴展至東南亞與太平洋地區。

  →1980年代末,大量觀光客使傳統觀光地,如西班牙的“costas”被視為過

    時且過度開發。

  →觀光逐漸被視為低度開發國家的發展工具。

  →觀光的壓力團體形成,如英國觀光關懷協會(Tourism Concern)、美國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

‧1990年代

  →生態人士抨擊科羅拉多的觀光業。

  →更多的觀光客具環保意識。

  →觀光業開始回應環保需求。

  →「生態旅遊」、「綠色觀光」、「永續觀光」成為熱門用語。

觀光與環境生態衝突

‧觀光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議題)

  1. 1.  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不斷地造成生物棲息地的破壞、動植物滅亡。
  2. 2.  觀光地的居民備鼓勵從觀光物品(取自大自然,如:貝殼、珊瑚礁)的販售中獲利。
  3. 3.  汙染,包含:水、噪音、空氣……等的汙染。(還有美學的汙染,全球化,當地特色消失)

1.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不斷地造成生物棲息地的破壞、動植物滅亡。

  EX:馬爾他~使用廣大農地闢設機場與觀光區。

  EX:加勒比海~沙灘與珊瑚礁生態的破壞。

  EX: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砍伐森林。

  EX:印度果亞~地下水層下降。

  EX:蘇格蘭、阿爾卑斯山~動植物種類減少。

2.觀光地的居民備鼓勵從觀光物品(取自大自然)的販售中獲利。

  EX:亞馬遜河流域~提供炸魚作為觀光娛樂。

  EX:加勒比海~觀光客在珊瑚礁上散步、購買珊瑚礁製品。

3.汙染,包含:水、噪音、空氣……等的汙染。

  EX:地中海地區~垃圾問題。

  EX:非洲Serengeti國家公園(賣點:動物大遷徙)~熱氣球帶來噪音汙染。

  EX:地中海、加勒比海沿岸~各觀光地標準化的旅遊設施(如:飯店),造成美學

     的汙染。

棉花堡(Pamukkale)~1988年列為世界遺產,為石灰岩華階級,又稱千枚皿。

飯店、酒店用水、觀光客破壞,造成褐班。

 

觸犯文化禁忌

入清真寺~不得露腳踝、手臂、腿

‧「牛的王國」~

  路上駕車不要撞到牛

  不配戴牛製品入廟宇

  避免以牛為攝影對象

‧照相~印尼少數民族、幾內亞

‧摸頭~緬甸

觀光與環境的衝突案例

尼泊爾 喜瑪拉雅山(天然屏障;尼泊爾、中國、印度、不丹、巴基斯坦)

  尼泊爾如同許多國家,利用觀光業來實現發展的目標。

  1993年新聞記者David Nicholson-Lord (尼可森 -羅德)報導:聖母峰周圍的沙嘉瑪薩(Sagarmatha)國家公園-「世界最高的垃圾坑」

  如果不確定登山方向,只要跟著「衛生紙路徑」走就對了

  ‧1993年新聞記者David Nicholson-Lord(尼可森 -羅德)報導:平均每位健行

    者消耗的木材是尼泊爾人的5-10倍。

  ‧觀光地理學者對喜馬拉雅山的???大衛‧祖瑞克(David Zurick):

        過多的觀光人潮在昆布(Khumbu)地區造成負面影響......路旁的垃

    圾、為了燃料和建材而砍樹、路徑等,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地區眾多遊客

    造訪之處,都很易見。......

        路旁丟棄的垃圾儘管在觀光客看來不雅,或許冒犯了當地人,但可能不

    會嚴重到遏止觀光客活動,但是其他的環境干擾,像是為了興建觀光木屋而

    逐漸增加伐木,以及其他形式的土地侵蝕,都是很嚴重的顧慮。

  ‧觀光業→尼泊爾生活方式「商品化」

  ‧快速致富→衝擊傳統尼泊爾的家庭結構

  ‧尼泊爾觀光看守中心(Netwac):「他們(尼泊爾人)看到觀光客,他們觀看衛

    星電視,他們認為每個西方人都很有錢且事故老練......他們不知道英國有

    300萬失業人口。在登山步道上的村落裡,你可以看到年輕的尼泊爾人穿著

    牛仔褲,戴黑色眼鏡。他們不會讀寫,但他們自認看起來很聰明。」

  ‧祖瑞克(David Zurick)還評論:「觀光或許保存了某個文化的手工藝,卻摧

    毀了創造它們的精神!」(EX:馬來西亞 沙巴長屋串珠)

  ‧祖瑞克(David Zurick)還評論:「昆布(Khumbu)地區的宗教生活比起從前顯

    得較不吸引人了!」(EX:蘇瓦揚不拿寺 博達哈佛塔(又稱四眼天神廟))

  ‧尼泊爾觀光看守中心(Netwac):「20年前,尼泊爾人還不知道要伸手要錢。

    現在,當他們看到白人面孔,就會想『錢來了』,他們忽略了今日快速致富

    的未來後果。」

  ‧登山時果皮到底可不可以丟在山中呢?

(1)高山低溫環境不易分解

(2)衝擊當地原生物種病影響生態

(3)動物誤食致病(EX:酒紅朱雀,誤食觀光客食物,導致鳥喙變形、發霉)

→《森林法》第56-3條:「隨地拋棄瓜果、紙屑或其他廢棄物」~處新台幣

   1000元至60000元之罰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樵 的頭像
    阿樵

    聞思筆記

    阿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