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楊朱思想的盛衰
(一)《孟子‧滕ㄊㄥˊ文公》:「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則歸於墨。」
(二)《莊子‧天下》(莊周弟子所寫)
(三)《荀子‧非十二子》、〈解蔽〉
(四)《韓非子‧顯學》
1. 楊朱思想盛行於孟子的時代(戰國中期),到了〈天下篇〉的時代(戰國晚期)已經沒落。
2. 楊朱思想沒落的原因:被同型態更成熟的老莊思想取代。
二、楊朱思想的內涵
(一)為我貴己:以自我的生命為最高的價值。(個人價值獨一無二,不輕易犧牲)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上)
「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之一毛。」(《韓非子‧顯學》)
(二)保全本性:保有生命的本真,不受外物牽累。
「陽生貴己。」(《呂氏春秋‧不二》)
「全生葆ㄅㄠˇ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淮南子‧氾論訓》)
(三)孟子「無君」的批評並不貼切
「楊子為我,是無君也。」(《孟子‧滕文公》)
1. 孟子立場:倫理關係成就價值,如此個體獨特性不易凸顯
2. 把「為我」理解成「自私自利」
3. 思想有宗旨,也有偏鋒與流弊,就偏鋒與流弊而非宗只批評會不到位。
三、楊朱思想與道家的關係
(一)楊朱思想與道家沒有直接的承傳關係。
(二)楊朱思想可以視為道家思想的先驅。
1. 肯定自我本真的生命價值。
2. 時間早於老莊。
(三)老莊思想出現風行之後,楊朱思想被取代而迅速沒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