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中原音韻(課本P.113

  • 作者年代周德清1324(元)。
  • 音系保存了1314世紀的北方音系,一般稱之為「早期官話」
  • 成書編排依據當時元曲作家的用韻歸納而成分為21個聲母、東鍾等19個韻部
  • 價值中古平聲變陰平、陽平兩聲的近代音(元至今)是由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開始

二、古韻知識4階段(課本P.467

  • 六朝~宋代還沒有明確的古音觀念
  • 元明時代古音觀念確立
  • 清代系統化歸納的開始。
  • 民國初年高本漢從事音值的擬訂1915-1919),使古韻學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三、早期學者的古音觀念(課本P.467

  • 改讀字音把不協調的字音改讀一個念法,使之能協韻
  1. 徐邈、沈重:梁代沈重《毛詩音》「協句」把「野」改讀成「時預反」;徐邈「取韻」。
  2. 朱熹《詩集傳》:「叶音」可任意更動讀音,如「」可讀ㄐㄧㄚ、ㄍㄨㄥ、ㄍㄨˇ
  • 更動經書遇到上古韻語不能押韻時乾脆把經書原文改換一個可以叶韻的字。例如唐玄宗《尚書‧洪範》「無邊無頗,遵王之義」一句中的「頗」誤改成「陂」
  • 古人韻緩因韻寬鬆
  1. 陸德明《經典釋文》最早提出上古用韻寬鬆,故後人念起來不協調處,上古仍可相押。
  2. 吳棫(才老)《韻補》一書中,按韻緩將認為可通轉之韻一一注明。
  3. 上古僅存九韻(部),但仍有出韻現象,因歸納時所採用的材料,完全忽視了時代性。

四、元明學者的古音觀念(課本P.474

  • 元‧戴侗《六書故》提出「行、慶、野、下」四字之上古念法,肯定其古之正音,非合韻,非臨時改讀的叶韻
  • 明‧焦竑《焦氏筆乘》提出古詩無叶音說
  • 明‧陳第《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考證其上古音讀,列出本證和旁證證明之

五、顧炎武(課本P.47810分簡答)

  • 清代古音學的奠基者
  • 古音學成就是花30年才完工的《音學五書》
  • 《音學五書》的總成績是古韻東支等十部
  • 顧炎武的優點:
  1. 以入聲配陰聲
  1. 六朝以後陰聲通常是不配入聲的
  2. 可是在上古韻不同在《詩經》的押韻理入聲字往往和陰聲字相押
  1. 析唐韻求其分(把中古每個韻拆開
  1. 古音觀念尚未明確建立以前,學者往往把韻書的一個韻視為不可分割的單位
  2. 真正能把「韻」打破,為同一個韻的字分別找出不同來源的,顧炎武是第一個
  • 顧炎武的缺點:
  1. 古是今非的語言觀念:《四庫題要》直指「炎武泥古之過」
  2. 分韻仍不夠細密:顧炎武仍擺脫不了中古音的影響

六、段玉裁(課本P.48510分簡答)

  • 代表作是《六書音均表》
  • 畫定今韻古分17部表始「之」終「歌」
  • 重新安排古韻順序:依據起因於上古方言例外押韻的古合韻,把發音近似的韻相鄰排列
  • 古本音與古合韻
  1. 古本音:標明古今音的不同像「尤、牛、丘」為尤韻字,很容易讓人誤會是第三部(尤幽)的字,所以他特別要注明這幾個字是「古本音在第一部」
  2. 古合韻:指異部押韻。此異部通押,在段氏前,往往視作無韻
  • 異平同入:古韻有17部,入聲卻只有8類,用幾個韻部配一組入聲,使其整齊化
  • 第一位大量運用形聲字資料來考定古韻的學者。用諧聲偏旁歸納古韻,網羅從之得聲的字。

七、二分法與三分法(課本P.507

  • 考古派(二分法)與審音派(三分法)的不同之處在於入聲的有無獨立
  • 考古派(二分法):
  1. 著眼語史資料把陰、入合為同部
  2. 代表人物:顧炎武段玉裁、孔廣森、朱駿聲
  • 審音派(三分法):
  1. 著眼韻母形態/把元音收尾的陰聲鼻音收尾的陽聲輕塞音收尾的入聲分成三大類。
  2. 代表人物:戴震王念孫黃侃陳新雄

八、無聲字多音(課本P.507508

  • 取像(象)同,音、義皆異。舉例:有三義三音
  1. 甲地「上下通」,ㄍㄨㄣˇ
  2. 乙地「上進」,ㄒㄧㄣˋ(寫法由上往下)。
  3. 丙地「下退」,下退ㄊㄨㄟˋ(寫法由下往上)。
  • 形近而訛:例如皂,ㄒㄧㄤ/皁,ㄗㄠˋ。肥皂的皂本來寫作「皁」,後來訛為皂。
  • 假借:例如「屮」(ㄔㄜˋ,草木初生)、「艸」(ㄘㄠˇ);蟲、虫(省掉部分形體)。
  • 省聲:例如「翩頁(ㄆㄧㄢ)」→「頨(ㄩˋ)」,从頁,翩省聲;「淳攵」→「淳」。

九、古合韻、旁轉、對轉(課本P.505513

  • 例外押韻現象(異部通押):
  1. 正常的情況之下,上古的押韻、諧聲、假借都是同一個韻部的字
  2. 因方言的歧異,甲韻部和乙韻部可能在某地念得相近,自然他們把甲乙韻部的字一起押韻、諧聲、假借,合韻現象因而產生。
  3. 段玉裁:古合韻/孔廣森:陰陽對轉/章炳麟:對轉、旁轉(最常用)
  • 對轉:陰聲部和陽聲部之間,有通押、假借、諧聲的現象,是方言之緣故,故有例外押韻。

 

man(ㄇㄢˋ)

kuan(ㄍㄨㄢ) san(ㄙㄢ)

m ɛ

kuei

s ɛ

  • 旁轉:陰聲部間或陽聲部間,有通押、假借、諧聲的現象,有方言之緣故,故有例外押韻。

 

兼(陽)

談(陽)

來(陰)

  1.  
tɕian(ㄐㄧㄢ) tʼan(ㄊㄢˊ) lai(ㄌㄞˊ)
  1.  

kiam

tam

l ɛ

十、錢大昕(課本P.557

  • 首先注意到上古聲母問題而提出證據加以考訂
  • 研究上古聲母最重要的材料是形聲字和經籍異文,錢氏較偏重後者
  • 古無輕唇音說:
  1. 就全世界語言而言,有輕唇必有重唇,有重唇未必有輕唇。(故輕唇必先於重唇)
  2. 方言保存古音,古代只有重唇。《說文》:「朋、鵬」即古文「鳳」
  3. 除異文資料顯示此現象外,其他資料也可看出。如:譯音資料,Buddha翻作「佛陀」
  • 古無舌上音說:
  1. 錢大昕有「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一文,證明舌上音「知徹澄」三母,在上古時代念得和舌頭音「端透定」一樣。《說文》:「沖讀若動」
  2. 除異文的證據外,其他方面的資料也可證明。例如:方言資料「茶」的閩南語音「te

十一、黃侃、正聲19(課本P.562

  • 黃侃在前人的基礎上,定出古聲19紐,認為19個聲母在上古是「正聲」,到了中古產生ㄧ些「變聲」, 形成41
  • 19紐為:幫滂並明、端透定泥、見溪疑、精清從心、影曉匣、來。
  • 唇:幫滂並明→非敷奉微(錢大昕:古無輕唇音)
  1. 端透定→知徹澄(錢大昕:古無舌上音)
  2. 端透定透定→照穿神審禪(夏燮:照系三等字古讀舌頭音)
  3. 泥→娘日(章太炎:娘日歸泥)
  • 牙:群←匣(陳新雄:群母古歸匣
  • 齒:
  1. 精清從心→莊初床疏(夏燮:照系二等字古讀齒頭音)
  2. 邪←定(錢玄同:邪紐古歸定
  • 喉:
  1. 匣→為(曾運乾:喻三古歸匣)
  2. 喻←定(曾運乾:喻四古歸定)
  • 舌齒:來

十二、詩經一首(課本P.488

  • 之:咍(ㄏㄞ)職德 采 右 趾 丘 暱 事 母 寺 則 久 否 史 式 子 喜 以
  • 蕭:宵肴豪 潦 稍 刀 漂 要 駁 瑤 教 夭 蒿 翟 毛 翹 桃 暴 盜 虐
  • 尤:幽 屋沃燭覺 仇 求 游 洲 濁 包 老 奧 木 曹 流 谷 夙 卯 收 淑
  • 侯 婁 駒 愈 株 后 濡 隅愚 驅趣 奏 主具芻 口豆漏斗 附 侮務 樞 躕
  • 魚:虞模 藥鐸 者 且 甫 父 瓜 處 吁 路 娛 與 居 瑕 午 荼 塗 武
  • 蒸:登 夢薨 朋崩 增憎贈 承蒸烝 弓肱弘 勝騰膺 繩升乘登 馮冰 興懲 雄兢
  • 侵:鹽添 葉 臨 三心 今陰 金 入合 及集 蟄 泣 寢 甘 枕 飲 深 男 僭
  • 覃:談咸銜嚴凡 合盍洽狎業乏 葉業 監藍檻濫 詹瞻 岩嚴儼 涵涉萏 讒捷 敢斬甲
  • 東:冬鍾江 宮 庸 雍 同 蒙 逢 聰 控 從 龍 功 重 邦 中 共 勇 宋 
  • 陽:唐 黃 良 襄 皇 梗 亡 王 唐 倉 行 牆 永 杭 方 光 彊 羊 亨
  • 庚:耕清青 成 爭 生 庭 營 領 敬 盈 鳴 程 楨 聽 冥 經 屏 平
  • 真:臻先 質櫛屑 至 瑟 人 命 蓁 頻 賓 吉 民 甸 均 鄰 四 天 利
  • 諄:文欣魂痕 云 芬 門 敦 殷 淪 振 川 殄 先 孫 君 勤 巾 艱 訊
  • 元:寒桓刪山仙 安 干 嘆 轉 卷 原 管 番 旦 閑 獻 怨 肩 筵 媛 
  • 脂:微齊皆灰 祭泰廢 術物迄月沒曷未黠薛 掇 闕 拔 兌 舌 伐 厲 達 滅
  • 支:佳 陌麥昔錫 辟 脊 易 帝 祇 支 績 適 雌 知斯 攜解 提狄益 卑 
  • 歌:戈麻 皮 它 可 池 離 儀 我 加 訛 過 椅 左 差 為 那多 宜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樵 的頭像
    阿樵

    聞思筆記

    阿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