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西北太平洋的溫帶雨林。

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的溫帶雨林是自給自足的森林,同時也是禿鷹原鄉,牠們在高大的古木頂築巢,但越來越少的古木讓牠們失去了生存空間。這裡的水分來源是雨和霧,其中四分之一通過樹木流到地表,由地面上的蕈類保存,值得一提的是倒地的朽木富含營養和水分,成了許多生物的「育嬰房」。我們普遍對於地面上有較多的了解,因為比較容易研究,但在高大樹木群中,樹上的未知世界裡大概還有超過四百種生物是我們沒有接觸過的,非常值得研究,此外,流經雨林的河流與其河口也是很好的研究對象之一,除了鮭魚逆流產卵外,雨林養分順流而下和來自海洋的湧升流讓河口生態欣欣向榮,所以有一句厘語說「當潮水退去,餐桌已經擺好了」,只是這樣的生態現在已經陷入危機,因為人類的濫墾濫伐,導致土壤流失、生物失去棲地,又造成土崩等天災,而人類的人造林遠遠不及古樹林的生態價值,而且它們不到一百年也會再被砍掉,人們應該思考,短暫經濟利益背後的生態成本。

二、東南亞熱帶雨林。

新加坡以東的熱帶雨林住著雨林遊牧民族,他們保有傳統的部落習性,也有源自雨林生態的生活技巧與信仰,他們可以利用葉子做成許多日常用具,像是水瓢。在木魯國家公園的石灰岩洞中住著很多蝙蝠,牠們出洞覓食在天空飛舞時,形成宛若龍捲風的奇景。在檳城人的眼中,「雨林就像海洋般無條件地付出」,只是在他們用手工的鼻排管奏樂時,同時也傳出鋼纜與鏈鋸的聲音,在人類毀林的行動中,砂土淤積,原住民被安置在重劃區,他們原本共享雨林的滋潤,現在跟住所的門一樣都上了鎖,他們原有的文化知識,正漸漸地在消失。另一個比較特別的是住在西柏魯島上的曼塔威人,他們倚靠西穀椰維生,並信仰萬物皆有神靈,族人透過修剪來釋放樹靈,族裡的靈媒也使用藥草和儀式來為生病的族人做靈療─在病人身邊歌舞搖動樹葉來驅靈,這些文化的保存,是我們應該深思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