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衡鑑(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是一項相當重要且具有關鍵意義的實務行動,最早與臨床及醫療體系的實務工作有關,稱為臨床心理衡鑑(chlinica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主要任務在於將有嚴重症狀的個案予以分類,好讓個案能在心理健康系統中獲得適當的治療計畫與安排。

 

*諮商心理衡鑑與臨床心理衡鑑有著相同的目標,但也有相異之處。

 

*諮商心理衡鑑是一個與個案進行心理接觸的對話過程,是一項心理師與個案共同完成的工作,而不是心理師單方面將個案問題進行分類或標籤。

 

*評價(evaluation):偏向判斷好壞、優劣,或是對個案進行分類、安置的意味,評價的英文也有求解、計算數值的味道。

 

*衡鑑(assessment):為更廣闊的字眼,除了包含對個案整體心理功能系統功能的了解、對個案問題的判斷與思考,更凸顯出心理衡鑑或心理評估工作(國內許多學者也將psychological assessment翻譯為心理評估)不只是判斷與分類,而是對個案困境的思考歷程,也包括能產出有計畫的改變介入方式。

 

*心理衡鑑的重要性:

1.提供助人者有效形成治療計畫的方式,而不至於雜亂無章地進行諮商工作。

2.提供助人者進行個案概念化的工作指南,協助心理師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與進展。

3.心理衡鑑與其報告,提供了不同屬性助人者之間的共同語言,促進助人專業人員間的交流。

4.給予助人者整理個案狀態的方式與機會。

5.心理衡鑑結果可增加學術研究的資料與證據。

6.提供助人者評量個案改變的進度,以及何時能結案的指標。

7.提供何時需要資源引入與轉介的指標。

 

*生物心理社會--系統理論(biopsychosocial systems theory)與互動建構論(interactive constructivism)的認識論,以個案所認知到的現實(reality)為中心,進而對個案所處系統脈絡進行了解與詮釋,以形成可解決個案困擾與議題的「臨床判斷」(clinical judgement)

 

*臨床判斷三大目的:

1.界定要改變的問題:界定出個案主述中的重要關鍵議題,包括:個案主述、個案議題、諮商/治療目標。

2.界定促發改變的介入策略:介入策略與治療目標是心理師與個案共構而成。

3.可結案的證據:評估個案有多少能力可以促發改變、評估促發改變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難,以及與諮商開始前相比個案改變了多少,是否有解決個案原來的主述與困難。

 

*生物心理社會--系統理論

1.最早從一班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出發,認為個體所發生的心理議題或臨床症狀,其實是反映了個體所處系統運作的問題。

2.從個體生物系統與心理層次的內在運作模式,所處的家庭、社區、社會與文化系統等來重新定義個案主述,個案的症狀或困擾只是凸顯出個體是一個「被指認的個案」(identified patient,簡稱I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樵 的頭像
    阿樵

    聞思筆記

    阿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